工作 理財

接案的經濟壓力

近半年,一直在思考一件事。就是接案到底要接到什麼程度,才有辦法讓自己的收入更多。接案過生活的日子也已經將近5年了,感覺一個人接案子,工作量太大,每個月能工作的時間就這麼多,能做的案子也一樣多,再多也沒辦法消化。找個人分擔工作量反而會發生短期內收入不足的狀態…

在想會不會一開始的自由工作規劃就錯了。接案屬於勞動型工作,收入會跟勞動量成正比。所以,我想增加收入,就只能想辦法增加案件量。我曾想過,該怎麼增加案件量。但發現,完成案件的時間不夠,接太多案子反而會造成許多案件延宕交不了件。結果是,每個月能帶來的收入是沒有增加的,反而是因為案件延宕,導致自己信用不足。

一般來說,大家都會直接想到,那增加人手來消化案件,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件量。放長遠的角度來看是這樣沒錯。但其實這中間會經歷一段青黃不接的時期。當你將案件再委託他人的時候,這意味著,你的案件收入也要支付給他。也或許你可以說要從委託他人的案件裡做「抽成」的動作,權當作是介紹案子給他人的傭金。但這傭金可能會少到讓你「下個月」有經濟壓力。

也就是說,這個月的收入是安全過關了,但因為你將這個月做不完的工作分給別人。你這個月可以收到的傭金其實就是下個月的薪水,這時我們便會想,盡全力增加案件不就好了嗎?是的,案件增加的速度沒辦法這麼快,所以下個月如果存款沒有一點緩衝的金額,很難將自己的工作模式轉換到將多餘的工作量轉交給他人的狀態。

所以,想著要增加存款帳戶中的緩衝金額,還是會很直覺的想要多接案子,於是就陷入了死循環當中。

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總想著要經營些什麼資訊類的東西,這樣只需要完成一個產品,就可以無限的複制出來,供用戶使用或購買。但苦於找不到好的市場,不知道自己能夠提供什麼服務。

如果可以,我打算拉一個銀行戶頭出來,將老婆的收入全都存到裡面,做為緩衝金額。我邊接案子維持生計,一邊思考可以經營的內容。試著從這個死循環中脫離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